湘潭縣是湖南省湘潭市轄縣,位于湖南省中部偏東,湘江下游西岸,衡山北麓,長衡丘陵盆地北段,北緯27°20′-28°05′、東經112°25′-113°03′之間,東臨株洲市、株洲縣,南接衡東縣、衡山縣、雙峰縣,西抵湘鄉(xiāng)市、韶山市,北與湘潭市接壤。湘潭縣面積2132.8平方公里,人口約98.22萬(2013年末);下轄15個鎮(zhèn)、4個鄉(xiāng),共645個行政村,14個居委會,14個社區(qū)居委會。湘潭縣有“天下第一壯縣”、“湘中明珠”之美譽,是中國湘蓮之鄉(xiāng)、湖湘文化發(fā)祥地??h域全境均屬長株潭城市群資源節(jié)約型、環(huán)境友好型社會(即國家“兩型社會”)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(qū),是湖南融入“泛珠三角”的前沿陣地。行政區(qū)劃編輯截至2010年末,湘潭縣轄15個鎮(zhèn)、4個鄉(xiāng),645個行政村,14個居
湘潭縣地圖委會,14個社區(qū)居委會,總面積2132.8平方公里。縣政府所在地:易俗河鎮(zhèn)。 鎮(zhèn):易俗河鎮(zhèn)、射埠鎮(zhèn)、梅林橋鎮(zhèn)、譚家山鎮(zhèn)、中路鋪鎮(zhèn)、茶恩寺鎮(zhèn)、河口鎮(zhèn)、花石鎮(zhèn)、青山橋鎮(zhèn)、石鼓鎮(zhèn)、云湖橋鎮(zhèn)、石潭鎮(zhèn)、楊嘉橋鎮(zhèn)、烏石鎮(zhèn)、白石鎮(zhèn)。鄉(xiāng):分水鄉(xiāng)、排頭鄉(xiāng)、龍口鄉(xiāng)、錦石鄉(xiāng)。自然資源編輯水資源
湘潭縣地表水資源總量603.75億立方米,年均可利用地表水資源5.8億立方米,水能蘊藏量6090千瓦。
土地資源
湘潭縣全縣耕地102萬畝,林地108.6萬畝,森林覆蓋率47.8%。主產稻谷、生豬、鮮魚、蔬菜、茶葉、水果、湘蓮,有“中國湘蓮之鄉(xiāng)”之稱。
礦產資源
湘潭縣已探明儲量的礦產有主要有煤、錳、鉛磷、石膏、海泡石、矽砂、石灰石、鐵、金、高嶺土、白云石和礦泉水等。35種,礦產地有132處,其中中型礦床9處。探明儲量居全省前5位的有錳、矽砂、石膏、海泡石,居全國前10位的有錳礦。
植物資源
湘潭縣屬中亞熱帶東部常綠闊葉林亞帶,按植被區(qū)系劃分,屬華中偏東亞系。過去對天然值被利用不當,致使呈為次生植被和人工植被,次生植被的組成主要有殼斗科、樟科、山茶科等;人工植被的組成主要有用材林、油茶經濟林及沼澤性水性水生植物等群落,地貌形態(tài)多樣致使植被各具特色??h境內里野植物資源較為豐富,名目較多,主要有林木類、竹類、藥用植物類,花卉類等百個品種。
動物資源
湘潭縣內野生動物屬亞熱帶林灌叢草地農田動物群,常見的野生動物有鼠、野兔等6個種;禽類有麻雀,野雞等22個種;鱗類有鯉、鰱等40多個種;介類有龜、蟹等6個種;昆蟲類有蜘蛛,蟬等46個種;無脊椎類有蝸牛,蚯蚓等6個種,脊椎爬行類有眼鏡蛇,水蛇等14個種;兩棲類有泥蛙,澤蛙等5個種。
人口編輯2011年末,湘潭縣總戶數30.8萬戶,總人口98.4萬人,在總人口中:農業(yè)人口89.2萬人,非農業(yè)人口9.2萬人;男性50.8萬人,女性47.6萬人,人口性別比為106.7,符合政策生育率達90.1%。2013年末,湘潭縣總人口98.22萬人,其中,農業(yè)人口89.09萬人,非農業(yè)人口9.13萬人,人口性別比為106.9。全縣出生人口12276人,出生率12.54‰,死亡人口5982人,死亡率6.11‰,人口自然增長率6.43‰。
經濟編輯綜述
2013年,湘潭縣地區(qū)生產總值(GDP)258.4億元,增長12.2
湘潭縣%。其中,第一產業(yè)增加值48.9億元,增長1.3%;第二產業(yè)增加值134.6億元,增長16.7%;第三產業(yè)增加值74.9億元,增長12.8%。人均GDP為30445元。三次產業(yè)結構由上年的20.8:50.6:28.6調整為18.9:52.1:29,二、三產業(yè)比重較上年提高1.9個百分點。2013年,湘潭縣全年完成財政總收入20.0億元,增長17.7%,其中: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4.6億元,增長18.5%;上劃收入完成5.4億元,增長15.5%。累計完成一般預算支出36.2億元,增長17.0%。